什么情况免于刑事处罚
涉嫌诈骗罪,在以下两个方面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一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是被害人谅解的轻微刑事案件。《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依照刑法规定免除处罚的情形主要是指:
一、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犯罪的。
三、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
四、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五、自动中止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六、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七、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
八、自首或者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的。
犯法轻为,认错态度好,改正决心大。免于刑罚处罚就是不给刑事处罚。
免予刑事处罚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处罚,但因为自首或其他情节,导致不用接受刑事处罚。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免于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一经特赦,对罪犯不得再予追究。
4.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按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不予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