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夫妻感情是婚姻的基础,夫妻双方是否建立起、维系好深厚的感情,是婚姻是否稳固、长久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有些夫妻就很没有责任感,自私自利,就为了多分得家产,欺骗对方离婚。那么,被骗离婚可以起诉吗?
1、什么是欺诈离婚
欺诈性离婚是指一方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先承诺离婚,再与另一方再婚的行为。
欺诈性离婚的特点如下
首先,这种离婚是骗子的真谛,但被骗方却没有真谛。
其次,诈骗方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对方同意离婚,以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因此没有再婚的意图,而被骗方则期望在达到目的后再婚。
第三,被骗方不仅是受害人,还伙同骗子向婚姻登记机关行骗。
2、被骗离婚可以起诉吗
被骗离婚的,婚姻关系的解除属于身份关系的解除,不能通过法律途径恢复身份关系;离婚后一年内又回到财产分割问题上的,他可以要求更改或取消财产分割协议,法院将予以接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规定,协议离婚后一年内男女双方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要求变更或解除财产分割协议。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没有欺诈、胁迫行为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二)
离婚后一年内,双方约定不履行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请求。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没有欺诈、胁迫行为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如何处理离婚协议书中的欺诈、胁迫行为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确实不同于一般民事合同。由于离婚双方毕竟是夫妻关系,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还可能有孩子,在缔结财产分割协议时除了单纯的利益关系外,很难避免一些情感因素。因此,法院不应忽视协议可以撤销或变更的事实,容易将一方放弃主要或大部分财产的协议视为不公平或重大误解,进而予以撤销或变更。
同时,也要慎重对待“乘人之危”的决心。将急于离婚的一方作出的让步视为另一方利用他人危险的结果是不恰当的。只有一方利用对方的生产,限制行为能力,监护人的监护无效,强迫对方签订协议,明显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才可视为乘人之危。
此外,在胁迫下签字的问题。如果一方在签订协议时不能证明另一方是被胁迫的事实,也就是说,法院很难认定。
实践中,一方普遍认为胁迫的情形是:当另一方当场被逮在床上,另一方扬言要散布强奸信息时,一方在签订离婚协议后,必须立即报警,或者采取其他方法取证,不要太在意面子,放弃确凿证据的机会。否则,争端将对我们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