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无经济来源要赡养老人吗

频道:有品动态 日期: 浏览:99

女儿无经济来源要赡养老人吗

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法律上是义务,道德上是本分。我想分享的故事是,这一代独生子女,孝顺和赡养必须先有良好规划,学会自我调节,不能“蛮孝”。

女儿无经济来源要赡养老人吗

我的父亲退休当年突发脑溢血,那时,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一年的我手足无措,没有社会资源,也没有经济基础,别说遗产了,当时想到的是哪怕卖房借钱,也要治好父亲。那时候,基本白天要拼命工作,晚上要睡在医院走廊,经常还要加班和陪当时的领导应酬,每天都要熬夜。经过一年多康复,终于父亲回复了,但是因为李医生的开颅手术做得并不成功,情绪不稳定,经常难入睡,所以,每天跪在床头给父亲按摩头部,一直按摩入睡才休息。在此期间,尽管工作勤奋,进入更好的岗位,并且获得了多方认可,但是放弃了很多学习深造的机会,还有很多大方向的选择,都不假思索地把时间精力放在父亲身上。

那时候,年近三十,身体还不错。但是重复的病发让全力投入的我和母亲身心俱疲,基本忽略了自我保护。母亲长时间在医院陪床,冷热不定,睡眠缺乏,浆洗衣服都是冷水,这也为现在的病痛埋下伏笔。而我则倚仗着年轻,不惜一切的投入护理。犹记得我当时经常约了媒体客户,但是医院突然来信,没办法就约客户在医院见面,他们来的时候我刚刚接完大便,给老人洗干净,一身狼狈。所以原本在他们心中光鲜的形象立即反转,一个天天轻松倜傥,制造笑声的年轻媒体人,实在与陪护时的紧张投入和灰头土脸难以匹配。但后来,客户方很赞成我的做法,也成了难得的朋友,所以快节奏的投入、拼搏,也成为我尽孝的方式和动力。

无奈没过多久,第一次并不成功的手术,加上先天血管状态不佳的父亲再度严重病发。还记得之前,虽然父亲身体逐渐康复,但是任性暴躁,所以经常被此左右了我的生活和选择,我也选择了放弃和妥协,以父亲开心为主。这次发病前一天,我重感冒,但父亲执意要我陪他出行,所以周末便拖了病体陪他,一路开窗通风,怕他不适。一天下来,他还算开心,而我却病得更重。时隔两天,我还在头晕着坚持工作,就听到了再次脑溢血的消息。放下工作,马上赶往医院。

这一次,父亲失去了一半身体的知觉和视觉,加上之前的后遗症,之后的照料可想而知。半身瘫痪,偏盲失去了大部分视觉,这样的病号除了难以照料,本人的生活质量也很差,令人心焦。而工作刚刚踏入正规,却又一次开始了治疗的长征。当时,医疗并不如现在这样便捷,各种福利措施正在路上,我和母亲又扛起了这个重任。很感谢亲属和朋友同事的帮助,包括热心观众的支持,但是经济上要扛,人生的大方向上,又有很多要为此退让,推迟,重新选择。所以,再一次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无眠无休的急救当中,天天陪在医院,经常午夜就睡在车里,简单梳洗再去上班,而且白天还早精神焕发的打造快乐,这也让我倍感压力。而此时,一些问题我没有意识到,第一,经济的压力让人必须解眼前之急,没有考虑长久的技能选择和增长方式。第二,节奏太快,却忽略了饮食休息的规律,情绪的调节,这就为未来的生活埋下隐患。

尽管大多亲戚都尽力尽心,直至现在,但久病床前,也有个别消失不见了。所以,长达十年的照料,我和母亲的压力越来越大,青岛的医院基本住过一遍,基本都是劝退,因为病人心情差,难照顾,经常打骂。还记得母亲有次为他接小便,一句话竟引得父亲用唯一会动的手摸到什么利器,一下划在母亲的脸上。顿时,脸上皮开肉绽,血流如注。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所以接下来几年,没再吃过一次安静的饭,睡过一次安静的觉。病人会随时烦躁,随时打骂,随时排便,所以我们的照料需要更加投入,细心,隐忍。这时候,我们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继续投入,坚持。。。

还好后来遇到了单院长,帮助我们进入了新的医疗康复机构,而且,各种医疗设备医疗政策的进步也胖我们获益。但此时,1米8的我已经从原本的150斤瘦到了120多斤,因为要兼顾生活和工作,也所以一直没做各类检查一下,此时有条件检查便鼓足勇气去做了一些检查。我第一次做胃镜就被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肠化,糜烂。然后是眼睛的飞蚊症,颈椎脊椎老化,高血压。年近四十,却已经一身老年病,而且,最近的两年多开始消化不良,天天腹痛难以入眠,身体消瘦无力,原本经常背父亲下楼,现在犯病时推轮椅都上气不接下气。

如图显示,因为父亲,基本不怎么应酬,但很多还会揶揄,怎么瘦的,是不是喝酒喝的?是不是不好好吃饭?可是如人饮水,这样的故事怎自我消化也就罢了,不足为别人道。感谢大家的认可,在去年我也获得了劳动模范的称号,但是独生子女养护老人压力太大,而且我早早的遭遇只是因为父亲身体体质,现在八零后的父母也开始各种老年病发,身边有不断有人的父母遭遇脑梗脑卒之类的重病。愿大家尽心尽孝,就如同而今我想到,父亲不能再下地走路前的最后一次出行,是我陪他走过的,如果当时因为感冒回绝他,必然是要抱憾的。但是,没有兄弟姐妹轮换的独生子女,请务必规划好生活方式,平衡工作,个人发展和个人健康。而今,中年危机早就提前到来,我的女儿经常要面对一个捧着中药,天天跑医院,肌瘦无力的父亲。而是如果一旦自己倒下,除了家庭经济的危机,还会带来的则是更多的悲剧。愿您身体康健,老有所养,少有所依。

靠法律的约束来赡养父母,没有真心的孝敬,父母能有那在意的安心吗?送您一句话: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关于你提出的这个老人赡养自己父母的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人养我幼,我养人老。这就是咱们传统的孝道。而在农村,收入低甚至没有收入的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永远是刺痛人心的一个话题。

我身处农村,我见到过太多孝感人心的故事,也见到了老人的不易。他们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谋取生计:

第一,耕耘着两亩田地,打理着自家房前屋后的一个小小的菜园。这样口粮和蔬菜基本上能自给。

第二,自家庭院饲养鸡鸭,偶尔拾得的鸡蛋就是荤菜。

第三。子女过年过节给的钱,还有农村老人领到的老人钱,都是生活中的经济补贴。

自己有一碗粥,都会拔半碗给自己的父母,自己饿不到,也不会让自己的父母饿到。

这样的孝道一代流传给一代,代代传承。希望所有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回复!现在的社会,100/80都是没有经济来源!这个来源,要靠你自己创造!没有做生意的能力,也可以打工,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生活的残酷只能靠自己!给自己加油!靠父母.父母老了!靠孩子.孩子小,靠谁呢!那只能自己努力,只要有个健康健全的身体!向前奋斗努力,孩子穷养,老人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质,家常变饭和顺的语言,也就是最好的养老,养孩子上个普通学校,只要孩子用心学习,那个学校都出人才,好多领导都还不是农村出来的,不要和别人比生活中的滴滴事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比人活不成,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一家人身体健康平淡的生活就很知足了!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农村老人没有经济来源如何养老?这个问题现在是农村最难解决的事。

《1》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子女压力大,养老能力有限,有一部分做子女的出现有心无力,做为人的父母,只要自己有劳动能力,做一点自己喜欢和力所能及的活来维持自己生活是应该的,养老还是要靠自己劳动更加有保障。

《2》从古至今农村就是养儿防老,和有儿指儿养老,没儿的指闺女养老的风俗习惯。父母不会拖累子女的,只要父母身体健康,他们不需要子女来照顾,父母对子女没有多大奢求,能看到子女幸福和谐就知足了。

《3》父母年龄大了,干不动活了,又没有经济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子女来养老,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还有政府给六十岁后的老人一部分生活补贴,我们都要感谢政府重视农村养老问题。

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美德,子女赡养父母也是利所当然的事情,让他们快乐的度过晚年,知足常乐吧。

这就是农村老人没有经济来源,还是靠自己和子女养老的道理。

以上是我自己的建议,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