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未达起征点需要申报吗

频道:有品动态 日期: 浏览:12

个税未达起征点需要申报吗

这个问答犹豫再三,现实工作中太多的个体户不重视会计核算和注意规范纳税申报!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多是在出现违法事项才来补救!希望通过该问答,让更多的个体户提高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的风险意识!

个税未达起征点需要申报吗

一、个体户涉及的主要税种

1、增值税;2、增值税附加: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3、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户的申报缴纳方式

一)、定额征收

1、个体工商户先开立个人储蓄账户,签署《委托代扣税款协议书》,办理储蓄扣税业务。

2、办理储蓄扣税业务后,由税务机关定期将纳税人存款账户中的税款划转。

3、无需自行申报定额内税款。

特别提示:有税款的期间,请于次季度首月15日前,往卡里存入足额税款。本提示依据太多粗心的个体户业户!

二)、查账征收

无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查账征收必须建立健全财务核算体系,定期(季或月,年终汇算)申报纳税义务!申报是汇报自已的纳税义务情况,没有业务零申报,有业务据实申报。

三、综述

再次提示:请个体户加强会计核算和纳税风险意识!篇幅有限,个体户相关最新起征点、免减税优惠、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等知识点,请主动咨询专业人士!个体户群体量大,税法普及率最低的纳税人群体。依法纳税,诚信经营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首先要明确的是,如果你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居民,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要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税。如果你是无职业无收入的个人,没有所得,自然也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次,从题目猜测,题主的意思应该是无固定职业个人是否要交个人所得税。在现代社会,个人的收入来源多元化,固定职业带来的工资薪金已经不是惟一渠道,还有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即使无固定职业,也是有可能缴交个税的。

再次,取得的收入,如果扣除税法规定的费用后剩下的才是应纳税所得额,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你取得的收入不够高,如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到5000元,是不需要缴纳个税的。

最后,自然人取得收入时已由付款方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未交个税。如无固定职业个人,到某地讲课约定净得课酬1万元,表面上好像到手1万元没交个税。那是因为付出该酬劳的企业付出了超过1万元的课酬,履行代扣个税义务后付给讲课老师税后1万元。

谢邀:

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申报个人所得税。

只有当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了《个人所得税法》上规定的应税所得才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法上确定的九项应税所得包括: (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具体每一项所得包含哪些内容,建议你查阅一下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上述九项所得也应该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由于各个项目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计算方法或扣除标准不一样,加上国家出台了一部分优惠政策,因此,可以告诉你的是即使有上述部分所得项目,但也不一定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如你的工资薪金每月没有达到5000元(年6万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没有达到征收起征点,就缴不了个人所得税。

总结:有应税所得就有纳税义务,就应该申报纳税。没有应税所得就不产生纳税义务。个人所得税一般应税项目是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没有扣缴义务人的,需要自行申报纳税。

要申报。如属实,税务局会核定为0

题中纳税零≠零申报≠没纳税三者的关糸,本质是零税额、零申报、未申报、不申报的关系!这种说法不全对!

一、零税额

零税额是指收支、成本费用大于等于零,或者销项税额小于等于进项税额等情况时,但应交税金等于零。

涉税事项已申报!

应交税金等于零,不用扣款!

二、零申报

零申报事项属于零税额的一种,即收入、成本费用及应纳税额同时等于零!

涉税事项已申报!

应交税金等于零,不用扣款!

三、未申报

未申报事项,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及各税种应纳税额不一定等于零或者不一定同时时等于零的所有情况!

申报事项未履行,但依然在申报期内,及时申报后不违规!但不履行申报义务,很可能逾期从而导致违规。

应交税金不一定为零,逾期面临处罚!

四、不申报

不申报是典型的不如期、按时申报纳税义务的行为!

应纳税额可能是任意金额!

五、不申报的后果:

1、偶尔不申报,补税及滞纳金,同时每个税种每次罚款200元。有的地区对初次不申报的企业不罚款!

2、连续3个月不申报,主管税务机关大概率对该企业税务事顶关停处理。企业什么也干不成!同时,补税、滞纳金和罚款都少不了!

3、企业办理注销时,先补税、滞纳金和罚款!开具“清税证明”是注销的前提!

4、不申报不注销,所有股东的身份信息将被大数据相关部门收录,进入黑名单。贷款、再次投资创业、出国等构成重大影响。

本文不包含非人为、不可控因素!